
2月13日下午2点17分,宜昌市伍家岗区香山福久源小区,胸前佩戴着友好徽章的外卖骑手贺国清刚到门前,门禁已远程开启。
在保安指引下,贺国清沿着电动车快捷通道将一份热腾腾的炒米粉送到业主手中。2点19分,手机显示订单送达。
“省去了门岗登记、寻找楼栋等环节,这单至少节约了2分钟!”贺国清说,送外卖,时间就是生命,佩戴徽章后,他的送餐效率提高了很多,工作环境也更加友好。
目前,宜昌共有包括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在内的新就业群体约15万人,中心城区稳定和兼职的外卖从业者达3000人。
今年1月以来,宜昌在2000个住宅小区创新推广友好徽章,让这些“流动骑士”与社区共建共治,成为基层治理“合伙人”。
“跑外卖是最容易在城市立足的职业。”贺国清成为宜昌国贸新天地骑手驿站的一名专职骑手,一跑就是5个年头。
宜昌启动“友好徽章”试点后,佩戴徽章的骑手可在互认小区无障碍通行,物业保安承诺主动提供引路、充电、饮水等便利服务。30多名骑手通过平时良好的表现,在社区申领到首批友好徽章,贺国清是其中之一。
“戴上这个友好徽章,进入小区门禁不用下车登记,保安还会主动指引非机动车通道和楼栋路线。”贺国清这一个多月的佩章体验感觉很好。
宜昌国贸新天地骑手驿站站长邓金桥介绍,该站点有90多名专职骑手,此前常因物业封闭管理的要求,骑手被卡在门岗,导致订单超时,引起纠纷。“友好徽章施行以来,站点的超时投诉率明显降低。”
“友好徽章也不是终身权益,骑手要签订《小区骑行安全承诺书》,实行积分实名制管理。”伍家岗区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晓昀说,如果骑手存在超速行驶、乱停扰民等行为,被物业或居民投诉查实,将被暂停徽章权益,重新累计积分。
“驿站后面角落里有块肉,我放到前台了,请居民来认领。”2月6日上午10点13分,外卖骑手杨奎在群里发出一条信息。
2023年,福久源社区启动社区“合伙人”计划,号召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发挥优势,以“随手拍”和“用心做”的方式,将发现的受损公共设施、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问题、不文明行为等问题第一时间反馈至社区。社区拟定积分兑换规则,将骑手们每一次的有效反馈纳入积分管理,可定期兑换生活物资。
福久源社区新“合伙人”微信群内,每天信息不断。福久源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婷感慨,外卖骑手已经成为帮办代办、文明劝导等小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工作之余,贺国清也热心公益,常常帮业主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如今,他已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分子。
“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社区基层治理中,同时解决他们融入城市遇到的实际困难,让这一群体更有获得感和归属感。”宜昌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行“友好徽章”的初衷,就是实现城市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
记者从宜昌市网约配送行业相关企业了解到,为了给全城15万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和关爱,今年春节期间,宜昌发布了由1072个红领驿站组成的城区暖“新”地图。
驿站里,配有桌椅、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基本生活设备,可免费使用。2025年起,宜昌每年还将至少新建50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在主城区和商圈楼宇、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精准布设服务驿站,优化驿站功能。
此外,宜昌还推出了包含29项福利的新就业群体政策“大礼包”,涵盖关爱帮扶、赢博体育平台宜居宜业、社会保障、技能提升、权益保障等29项暖心政策。
宜昌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郑云介绍,在号召城区1000多家物业管理企业按要求逐步执行互认规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喝水、充电等服务同时,也要通过“人防+技防”的管理方式,进行安全引导和柔性管理,让“流动骑士”为群众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