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先后命名表彰了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湖南省先后命名表彰了五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2021年3月起,省生态环境厅推出“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典型示范案例栏目,对示范创建地区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先进经验予以展示推广。
茶陵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株洲市南部,是湘赣边区域交通枢纽城市。茶陵县是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第一本基层党组织建设专著的产生地;是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是学士故里,是湘赣边中心县。大蒜、生姜、白芷“茶陵三宝”享誉亚洲,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
近年来,茶陵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聚力“提质增效、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全心打造“一主一特、多点支撑”,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实现生态产品生态价值。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构建“一主一特、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湘赣边区鲜肉供应中心、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以万樟园林、龙华农牧为龙头的现代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产业、以“两叶两油”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以“茶陵三宝”为品牌的特色产业,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成为“湘赣边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鲜肉供应中心、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中心、红色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湘赣边界中心县,红色文旅融合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现代物流集聚区、电子信息集成区。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抓好中央、省、市生态环保督察等交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深化工业炉窑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关停砖瓦企业,VOCs设施升级改造,有效降低NOx和VOCs的排放;开展全县汽修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赢博体育,强化城区道路清扫和洒水范围;加强露天烧烤(餐饮)违规治理,加强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强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推进林长制,完成新造林任务5.9万亩。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全县污染土壤的调查、监测、评估和风险管控,启动思聪关停煤矿矿涌水和原八团冶炼厂历史遗留废渣污染综合治理,提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效率。茶陵县近三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株洲市第一。全域地表水质均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其中东阳湖水质达到I类标准,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质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安全,生态质量指数稳定增加,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发展生态工业,围绕发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服装服饰特色产业和食品药品等辅助产业,推进龙下工业园、虎踞工业园、腰潞石材产业园等工业集中区发展,成功探索纳入经开区或由经开区代管等管理运营模式。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60.4亿元。
发展生态农业。以万樟园林、龙华农牧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高效特色农林产业,实施“强农”升级行动,发展粮食、茶叶、烟叶、油茶、油菜、脐橙、生猪、黄牛、白鹅等种养一体化产业,获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培育壮大“湘赣红”区域品牌,“两品一标”农产品60多个。推广美丽乡村建设“茶陵模式”。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亿元。
发展生态旅游。把绿做“精”,将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花湖谷、中国传统村落双元村客家古民居、中华茶祖文化园等品牌旅游资源连线成片,建设无障碍文旅融合区和旅游目的地;把红做“强”,盘活工农兵政府旧址、湾里红军村、湖口挽澜等红色旅游资源,倾情打造红色之旅;把古做“活”,以一二总街为中心,将茶陵古城墙、南浦铁犀、洣江书院串联,打造茶陵古城文旅品牌,充分释放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功能;实现旅游总收入53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茶陵县将继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现有成果,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赢博体育赢博体育赢博体育